教育感言梓瑜妈妈

特别认同张老师的理念[注],其实归属感就是自我认同感(self identity), 在认知心理学里面基本是所有概念的基础,自我认同感在小的时候很有可能无法被家长意识到它的重要性,但自我认同感几乎决定了孩子将来所有的一切,它代表孩子将来怎么看待自己,从而怎样看待世界,怎么样在未来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,怎么样处理内在的疑问和寻找答案的方式,它还决定了孩子怎么样在团队中被看见,甚至决定了未来婚姻和人际关系中的质量。我也不啰嗦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性了,有兴趣的家长也可以看看这个英文的网站说明

如果自我认同感发生迷失,人在未来一定会,也必须要找到自己的自我认同感,如果找不到“我是谁”这个答案,人也很难在基础上像外延伸发展,也不容易在未来获得幸福的人生的。

生活在国外的中国家长其实是一直处在和西方文化拉锯的状态中,小朋友实际上每天都在被西方的教育拉向"我是外国人"的这种自我认同感上,但其实这条路走不下去,因为外貌是中国人。

但如果家长不能把孩子拉向“我是中国人”的自我认同感上,孩子未来会像大海中漂泊的小船,两边都靠不了岸,等到那个时候自我认同感的迷失就会发生了。有时候(其实一直以来),家长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强制灌输洗脑(听起来不是啥好词),帮助小孩建立自我认同感,否则家长是赢不了未来西方文化的拉锯的。

我个人的体验就是,我家两个孩子从会说话起,我就在家里说中文,而且强制她们在家也必须说中文,两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有那么一两个月,天天回来冒英文,被我纠正过来了,一直到现在还是在家说中文,我还得时不时的给她们洗脑"我们是中国人",因为有好几次有人会说她们拿的是新西兰护照,所以她们是新西兰人。我还要给她们解释,有新西兰护照并不代表着她们就是彻底的新西兰人。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,这种身份认同感的迷惑,其实一直在发生,而她们自己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,也一直在发生。

现在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她们有时候还是会冒两句英文,但起码我再纠正她们的时候,她们不会有逆反心理,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在家要说中文这条规矩。

做父母的,对小孩子小时候的强制中文教育,也许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一定幸福,但起码在孩子未来发生认同感迷失的时候,给她们多准备一条找到答案的路。


注:《学期末张老师给书院大家的一封信》(节录):

借这个机会我想啰嗦几句书院办学的(初级)目的(深层目的本文不论)。

让我们从华人的华字说起,它包涵两层意思,一个是血统,俗言长相,人们第一眼便可辨别出你是亚裔,正指此。这个血统是天,是不可以改变的。第二个意思是指文化或人文,即华文化或说中华文化或华夏文化。文化有浅深,简单说它包括语言,文字,思维方式,饮食生活习惯,婚姻观,艺术审美观,道德观,宗教观,生命价值观等等,这个是可以改变的。血统(长相)不用学,天生如此。人文或文化却需要后天学习,有时,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,辛勤的汗水,绝不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以轻松掌握的。 不学习华(中国)文化便没有华(中国)文化,几千年悠久的中华历史堆积的华文化博大精深,用心学尚且不易,何况不学?

书院便是教授华文化的地方,书院创办的目的(初级)就是使华人子弟不仅有华人之表(貌)也有华人之文,如果我们有华人之貌却无华人之文(文化),即我们有华人之貌却全是西方之文,从长远看,这恐怕是有问题的。

问题是什么呢?就是所谓移民二代的归属感问题。当你有华人之貌,也有华人之文,自然你属于华人这个大群体,你当然不会有归属感的问题,如有西方人之貌,又有西方人之文自然是归属于西方这个大群体,并不存在归属感问题。

但是倘若你有华人之貌而无华人之文(仅有西方之文),当你归向华人这个大群体时,自然会不和谐,出现归属感问题了。若你归向西人这个大群体时,虽然你有西人之文,但你并无西人之貌,自然还是不和谐,还会出现归属感不完整的问题。

当然,归属感问题在少年时期不会显现。但少年时光一晃即过,而教育的不可逆性往往令失学而已成人的他(她)们追悔莫及,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归属感危机是海外移民二代成人后将面临的现实问题,成人后与自己一代移民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多源于此(一代父母无其子女所受西洋之文,而二代子女无其父母所学之中华之文)。文化无所适从或许是我们无法得知而他(她)们又无法言说的一种苦涩吧。这个问题貌似简单,实则非常棘手。我这里的理论分析简单轻松,身处其中的家长们实际操作则复杂艰难,这里就不再展开了。

我希望书院诸生通过在书院几年的刻苦学习,而完成表里如一的自我打造,既能有华人之貌又具备华人之文(文化),成人之后,自由纵横中西不说,至少不会有无所适从的归属感之困扰。诸生果能如此,书院教育的初级目的就达到了。

返回首页